翡翠的种指翡翠的结构与构造,它是衡量翡翠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新"种"也称新坑、新厂等的翡翠,其质地疏松,粒度较粗且粒级不均,杂质矿物含量较多,裂隙及微裂隙较为发育,透明度(水)较差,相对密度和硬度均有降低老"种"也称老坑、老厂等的翡翠,其结构细腻致密,粒度微细均匀,微裂隙不发育,它的硬度和相对密度最高,是质量较好的翡翠。但不一定透明度(水)不一定都好。
新老种翡翠介于新种与老种藉翠之间,是残积在山坡原地,未经自然搬运或短距离自然搬运的翡翠。新种翡翠是制做翡翠B货的原料。
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特征。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翡翠的构造主要指翡翠内的裂隙、微裂隙及后期又复合的原生裂隙的发育过程。它对翡翠质量有很大影响。翡翠的结构与构造就是我们常说的翡翠的“种”。
翡翠主要是变质作用下形成的矿物,与原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有关,同时又与变质作用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溶液性质及应力有关。结构、构造对翡翠的影响如下:
(1)矿物颗粒大小及均匀程度对翡翠“种”、“水”的影响:变质重结晶形成的结构,是翡翠最重要的结构,对翡翠质量有重大影响。硬玉矿物粒度越细,表现在翡翠的种就“老”,透明度(水)就会好。只考虑粒度大小而论,均匀粒度在0.1mm时,大多为老种且透明,在 0.1mm~0.5mm时,多为老种或新老种,大多为半透明,当粒度大于0.5mm时,多为新老种或新种,透明度很差或不透明。另外翡翠粒度大小均匀排列有序者,种老水好,表现在翡翠上的绿色,非常具有灵性和宝光,不呆板。翡翠粒度大小悬殊者,表现翡翠质地疏松,透明度差,多为新种翡翠,如斑状结构。
(2)翠性的影响:翠性是指翡翠晶体解理面的反光,是翡翠的重要标志之一。翠性大,说明翡翠的颗粒粗。当翡翠的平均粒度在0.2mm时,肉眼观察不到翠性;在0.2mm~0.35mm时,十倍放大镜观察则翠性明显;大于 0.35mm时,肉眼可明显见到翠性。当肉眼明显观察到翠性时,一般来讲就为新种或新老种翡翠,而且透明度差。
(3)矿物形态的影响:翡翠在硬玉中的形态,主要以粒状和柱状为主。粒状结构取决于翡翠粒度和晶体间的排列方式,粒度越细越接近于平行变晶结构,翡翠的种越老,透明度越好。当粒状和柱状结构在翡翠内并存时,硬玉间光率体方位很难取向一致,会产生相互抵消的光学效应,影响透明度。但对种的影响不大,同时也要看翡翠粒度大小均匀程度及粒度之间的紧密程度。
(4)交代结构的影响:硬玉交代纳长石,残留少量的纳长石有利提高翡翠的透明度,同时也影响翡翠的密度、硬度及折射率,使种变新。
(5)碎裂结构的影响:碎裂结构无论发育程度如何,都会影响翡翠的机械强度和透明度,使翡翠的结构变得疏松易裂。但糜棱化产生的结构,由于使翡翠颗粒进一步变细和定向,可使翡翠的种变得非常老,质地非常好。加之糜棱化过程中Cr3+离子会被激活,进入翡翠的晶格并均匀分布在晶格间,会使翡翠的绿十分艳丽均匀,光泽温润。
(6)裂隙,微裂隙的影响:任何裂隙、微裂隙都会严重影响翡翠的强度及透明度,翡翠饰品由眼睛和十倍放大镜下观看,不能见任何裂隙及微裂隙的。
(7)后期复合裂隙(绺)的影响:绺严重影响翡翠的美观及透明度,并影响它的价值。
|